齐成婉微愣的点头,随后收敛了情绪,轻笑着却说:“阿宁,第一次见你,哀家便觉得你是了解哀家的,你眼中的情绪,与哀家极其相似。”
“—――”她不明白齐成婉为何这么说,却深知其中是有缘故的:“阿宁想看着太后每日开开心心的。”
“整个帝都知道,东宫未来的太子妃向来行事乖张无惧无畏,却惟独敬重梁上小楼的姬公子,之前哀家虽未问过你,却也是好奇的。”
妫宁听到这里立即夸道:“姬公子为人很好,又那么善解人意,敬重他是应该的。”
事实证明了说假话这种事,心里承受一定得过硬才行,不然夸一个自己都快要心碎的人,得多心力交瘁啊。
齐成婉怔忪淡笑:“他一直是这般温柔体贴的吗?”
她连忙点头:“当然,不然帝都城里怎么人人都赞许,自从他来梁上小居,有多少人想和他做结交的,就拿十七皇子的话来说,结识万千好友,都不如姬酒深这一个知己。”
齐成婉看着她:“看来在帝都城里,你们这些年轻的少爷小姐没有一个不夸他的。”
妫宁扬眉,眨了眨眼道:“哪里就我们,辛太傅这些老大不小的也夸过啊,他们还成了忘年交呢?”
齐成婉此时的深思有些游离的说:“说来也是,太傅那么一个不喜乐坊的人都与他成了朋友――我只是觉得他待人接客事事周到,琴艺超群,且又随和温性。”
“还有啊――姬公子才华也好,十七皇子说上次和姬公子去游湖,他举一杯便可成诗,那句水湄山阳层层起,缭雾里,看罢恢弘昆仑莽。比起他为人称颂的琴艺,大家更欣赏姬先生的才情,听说他的书房里收藏的典籍书画都可以比得上御书房了。”
琴艺超群,文采飞扬,又生的那般模样,这样的男子,谁能不动心?
她问:“太后,你认为姬公子能做一个知己吗?”
齐成婉一怔,复而微微点头:“姬酒深为人才华都是绝好的,哀家自然希望与之为友。”
“你可真是将他夸得天上人间绝无仅有啊!”越初霁的声音一传进来,里面的两人都是一怔。
妫宁顿时一滞:“—――”
齐成婉看向门外站着的人,修长身姿清华而立,不觉得唇角笑意:“初霁。”
越初霁径直走进屋子里,神色淡淡的看着妫宁一眼后向齐成婉请了安:“太后安好。”
齐成婉看着他:“你怎么来了?”
“皇上召进宫的,路过东宫见着了太后的马车,所以快速进来先行一礼。”妫宁捧着手炉:“小侯爷真是有心啊!”
越初霁眼底含着笑意的看着她:“当然,要是没心多可怕。”
齐成婉沉然一笑:“—――你们这话中夹杂着火药啊!”
妫宁:“没有,就是有时候我会没大没小的说一些话惹得小侯爷生气。”
越初霁神色未变的笑着:“我不和你计较。”
齐成婉看着妫宁,说:“初霁与太子自小便是挚友,你是太子亲自选定的太子妃,听闻太子不在的这段日子,初霁也是对你照顾有加,还亲自送饭菜进宫给你。“
“我是—――”妫宁很识时务的干笑了两下:“太子视小侯爷为挚友兄弟,我自然也是这般认为的,心里全当小侯爷是阿宁的哥哥。”
越初霁眼中藏了一丝无奈的从她身上将目光移到齐成婉身上,说:“太后,其实我来是想问一问昨夜生辰你为何不在宫里的。”
齐成婉先是看了妫宁一眼后,才对越初霁说:“怕吵,所以就避开了。”
“原来是这样。”其实越初霁也是心知肚明的,太后能避开所有耳目消失,自然是不愿被知道自己去了哪里的。
“可是太后大概不知道,今晨有一位昨夜来宫里贺寿的官员失踪了。”
“失踪?”齐成婉微震:“—――是谁!”
“朝请大夫李封。”
一旁的妫宁神色自若的坐在一旁,问:“李大人不见了吗?”
越初霁点头:“他府中的人现在正满帝都的找他。”
齐成婉此时皱眉了,她想了一下说:“哀家昨夜—――确实是看到过李封。|”
越初霁立马问:“在何处。”
“哀家昨夜散心回来时,在一桥边见到过他的轿撵,那顶轿撵还是初冬的时候冷,皇上特意赐给他方便进宫的。”齐成婉想着昨夜从梁上小楼回去时,丝毫没有在意为何李封的轿撵会在那里出现。
越初霁思量着:“—――那这么说,他昨夜是打算进宫见皇上?”
齐成婉说:“或许也不是,帝都城说小也不小,昨夜才不见也不是什么大事。“
“恩。”他当然觉得不是什么大事,可李封的夫人可不这么认为。
齐成婉看着一旁的妫宁明显有些犯困的模样了,便打算起身离开让她好休息,却在起身时说了一句:“阿宁生了风寒,初霁你无事的时候可以多来看看她,免得她闷。”
妫宁立马来了精神的说:“太后,我不会闷的,我昨日才让小侯爷帮我找个画师来东宫指导我画画呢!”
“那正好。”太后一笑:“初霁的丹青造诣在这帝都也是有名气的,不如让他来教你吧!”
妫宁面色一变,感叹自己不过是随后一说的:“这不用――了吧――”
越初霁却在此时不动声色的打断了她,刻意挑眉道:“好啊!”
妫宁:“—――”
齐成婉叹息的笑着:“初霁办事哀家是放心的,不然太子也不会嘱咐他来照顾你。“
她依旧垂死挣扎的说:“小侯爷身份尊贵,怎么能让他来教我画画呢?我还是找丹青师傅吧!”
齐成婉不明白的问她:“有何不可,初霁在你面前有摆过侯爷的架子吗?”
这个越初霁,本就生的完美了,那琴棋书画该学的可是一样没落下,尤其是画的一手好丹青,在帝都的字画市场,只要是出自候府的画,那必然是一众文人墨客抢着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