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很沮丧,想着女孩奇怪的神情,迎面两个全副武装的警察,各拿着一副手铐,冲到跟前,不由分说就要五花大绑地押着他。池晓松不知所犯何罪,他拼命挣扎着,大声呼叫着,可是却怎么也挣脱不出身,呼喊不出声……
池晓松急得满头大汗,“腾”地坐起来,原来他又做梦了。
他努力回忆梦中女子的相貌,却被惊到了!那不是柳絮风吗?
柳絮风离开近一个月,池晓松曾经刻意挑选了一些观光的照片发到她邮箱里。
他以为柳絮风走后,两人会有一些工作联系,可事情的进展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。柳絮风偶尔只在他的QQ里闪现一下,彼此问候两句,却很少深谈。
池晓松提醒自己,他们只是曾经共事而已。
几天前,Kent反馈的消息让池晓松始料不及:周年庆典的演出手续,被市文化局以演出手续不符合要求暂时搁浅。
池晓松电话打到丹青引,咨询慈善义演的审批流程。
听完池晓松的说明情况,林泉与武汉丹青引的工作人员核实细节后,给池晓松一个明确的定心丸:义演形式和审批流程都没问题,有可能在细节上出了一点小纰漏,比如说某位关键人物是否特别打点过?
另外MAS举荐的艺人,因为柳絮风在英国读书期间的私人关系,通过经纪人已经确定参加义演,到时候可以调整档期。
林荣光仕途平坦,家族生意锦上添花。此时,林泉正为竞争恒利集团董事局成员而四处斡旋。
柳絮风离开了武汉,池晓松和她之间的距离就拉大了,想发生什么都不可能了,原来的担忧已经多余,他林泉何苦在生意场上树一个新敌。
他一直坚持“与己相关,权衡利害;与己无关,置身事外”的原则,何况目前正和恒利集团的上层交往密切,有望成为董事会成员。
事业上顺风顺水,感情上又有了新的进展,一切让他如沐春风。对于这个曾经潜在的对手,林泉早已不再多虑,心情奇好,分析自然很有诚意。
池晓松哪里知道林泉的九曲回肠,听过这番话,长舒一口气:能用钱摆平的事就不是难事!凭他的公关经验,事情进展过于顺利,总会在关键节点出现重重障碍。大家心照不宣,请客吃饭塞红包是最终的解决办法。
前期,Kent和Susie面对的都不是重量级的人物,最后关头,双方的幕后人物才会露面,真正的博弈正式开始。
旁敲侧击打听到那个关键人物喜欢垂钓,由池晓松出面,邀请丹青引公司的新任代表一起,陪同大人物尽兴玩了一整天,演出的手续终于被默许下来。
加盖消防部门印章的演出许可证审批通过,工商税务部门的演出手续很快批复下来,剩下来的跟进工作交给Kent的企划团队完成。
虽然耽搁了几天,但一切运转,好歹进入预定轨道。
池晓松卸下了一个担子,按理说应该轻松一些,然而,潜意识里,他的危机感更重了。
审计结果迟迟没有公布,只有两种可能:一种是最乐观的,那就是财务没有任何问题,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;另一种可能就是出了大问题,不便公开,不可告人!
这让池晓松联想到晓景给他的消息:柳絮风已经到达华北区的青岛审计。
晓景擅长寻找与别人的共同话题,这是池晓松自叹不如的地方。柳絮风离开武汉后,晓景与她偶尔联系,她有意无意地透露柳絮风的行踪。
池晓松猜测,柳絮风的审计一定与Lambert有关。半年多前,Lambert扑朔迷离地从华中区调到华北,柳絮风审计所到区域与他暗合,很多疑点与他有关,当然也绕不开前财务总监Cyril。
前段时间的那个神秘电话,传递的信息似乎与刑事案件有关,索要的数据资料与这两人似乎并无瓜葛。他一直纳闷,那个神秘人物似乎对他和公司的情况尽在掌握中。
Brain从上海带回来的非官方消息,给所有人浇了一盆冷水:华中区的审计结果,将在所有区域的审计结束后统一给出审计报告。唯一的区别是,由柳絮风的单枪匹马,改为三人审计组。
这将传递什么讯号?
第十一家店的合作对象将由总部组建专班洽谈,也许会绕开华中区的人选。
这个消息几乎摧毁了池晓松前期所有的努力。他的梦境,原来是不祥的预兆。
公司里的气氛渐渐变得怪异其起来。
Mavis情绪时常失控,呵斥下属的声音,隔着几道玻璃门,也能听到。面对财务部的熊熊烈火,Brian竟扮演起消防员的角色,灭火的次数比以前频繁。
相反,Mark不再出入财务部了。他似乎嗅到什么,跟人事部新来的漂亮文员出双入对,打得火热。
Stewart很少在办公室,神秘消失的时间越来越多。好像与Stewart呼应,Kevin也随之失联。而市场部的人心,日渐离散。
眼前的混乱局面,让池晓松很郁闷。
坐在电脑前,他大脑时常真空。永无止境的日常琐事堆在那里,等着他去处理,日复一日,消耗着他的脑力和体力,消磨着他永不复返的青春。工作近十年,都是为他人做嫁衣,他不知道这份工作还有何意义?
想着读书做兼职的凌云壮志,对比现在的倦怠萎靡,当初的豪情到哪里去了呢?
高中同学聚会,几个不太起眼的同学,在各自的领域略有小成。他们意气风发,腰杆挺直,俨然是同学间的焦点。对比自己,池晓松更失落了。
上次山村之行,池晓松拜托王朗帮红星村找到了山货的销路,王朗的生意逐渐迈上新台阶。面对前途一片光明的农产品市场,王朗诚心邀请池晓松合作,以此回报。
为进入MAS卖场销售,代理服装奢侈品牌的刘健也曾多次邀池晓松入伙。池晓松婉言谢绝了刘健的好意,向Kevin作了引荐。这小小的举动,为刘健省了很多打点的环节,他自然惦记池晓松的好意。
同学的生意因自己的帮衬而有了起色,沮丧的池晓松找到了一点平衡。
没有任何强有力的后援团,池晓松在MAS的地位,完全靠点滴努力打拼出来。哪一天,MAS出现重大人事调整,自然有人落井下石,他一叶浮萍难免首当其冲。
考虑自己的艰险处境,池晓松需要未雨绸缪,为自己的将来打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