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程那天,Viola上错了国道,几个人一路讨论着下一个出口。
路边,停了一辆东风小康,司机正忙着打电话,旁边的大妈焦急地比划着。
池晓松示意Viola在小康前停下来,走下车询问缘由。
仿佛见了救星,大妈紧皱的眉头有些松动。
原来大妈租了这辆小面包,准备把收集的捐赠物质送到偏远贫困的山坳里。只是离山坳还有几十里,车子的发动机出了故障,司机正联系救援车。
此时,天边的乌云开始聚拢,一场大雨即将来临。
池晓松走到车后,查看捐赠物质。如果转移到神行者上,往返大概需要跑三趟,一定会耽误他们的行程。
他快步回到神行者边,向车里的柳絮风做了简短说明。
听到捐赠物质途中遇阻,着着大妈满脸的焦灼、池晓松眼里的期待,柳絮风犹豫片刻,拿出手机,拨通了Brian的电话,回程的时间会有延迟。
Brian自然爽快应允。只要审计专员诸事顺心,不影响第十一家店的筹建,这个顺风人情他乐意奉送。
大妈脸上的愁云立刻消散,马上召集同车的两个志愿者,将部分物质转移到池晓松的车上。
池晓松整理着物品,向大妈打听捐赠的去向。
大妈憨厚地笑了:“没啥,就是常见的棉被、棉衣、毛衣、外套、书籍、背包,大人小孩的都有。我们把能穿的旧衣物洗得干干净净,在太阳底下晒透,才打包送过来。这个山坳太偏了!上次去的小枣湾村民跟我们介绍了红星村,来时跟村支书联系过,估计他们正等我们呢!我不能失信啊!”
大妈答非所问,池晓松回头看身边的柳絮风,她也笑了,心领神会。
“阿姨,您做这件事有几年啊?”柳絮风好奇地问。
“快十年了!以前我家里穷,很多人帮过我们!后来生活好了,我们也该有回报。每年都会收集旧衣物送到附近的村里。后来时有灾情,我们就往灾区送。那时候还没退休,交通也不方便,总留下遗憾。现在退休了,街坊邻居看我老跑穷地方,就有热心人四处张罗,捐的东西多了,我一个人忙不过来,邻居就来帮忙,这两个人,就是我老同事的孩子。”大妈指着装车的志愿者,热心快肠,滔滔不绝。
“阿姨,怎么称呼您?”池晓松饶有兴致。
“哦,我姓杨,街坊都叫我杨婶。”杨婶说话时,脸泛红晕。
“杨婶?我们叫您杨阿姨吧!”柳絮风满是敬意,瞥一眼池晓松,“阿姨,把您的电话给他,好吗?也许他有帮忙的地方!”
“对啊!我们可以收集衣物、期刊杂志、学习辅导书、学生用品之类,到时候跟您联系!”池晓松脑子转得很快。
其实,他想在募捐晚会上增加一个环节,宣传杨阿姨的事迹,号召更多的人加入爱心捐赠行列。
说话间,按照杨阿姨的指引,神行者到达了偏僻的山村。
村口站了好些村民,正翘首以盼,脸上洋溢着好奇和喜悦。
车到跟前,杨阿姨跳了下来,村民们围着一个村官模样的人走上前来。
一番介绍,村支书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,招呼村民卸下车上的物品。
头顶的乌云越聚越厚,一副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的前兆。
池晓松想赶在下雨之前把另一部分物质运来,他毫不迟疑地坐上车,发动引擎。
柳絮风趴在车窗边,担心全写在脸上:“快要下雨了!路上小心,开慢点!千万注意安全啊!”
“嗯!知道!放心吧!”池晓松深深地看着柳絮风。
神行者已经启动,瞬间绝尘而去。
望着远去的车影,柳絮风呆立在那里,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。
杨阿姨拍拍她的肩头,“放心吧,有我两个侄儿在那里等着他,一会儿就可以回来啦!”
“姑娘!放心!不会有事!咱山坳的雨不吓人!”村支书在旁边安慰着。
“姑娘,到咱学校看看吧!难得来了有学问的人,让娃儿认识一下城里的客人!”村支书往前面山坡上一指。
不远处的坡上,一栋两层楼的红砖房特别显眼,一面褪色的国旗迎风飘扬。
在杨阿姨的陪同下,柳絮风和Viola来到学校。
说是学校,其实只有五间教室,两个年级合在一间教室上课,九年级的学生单独一间,连校长总共十个教职工,都挤在一楼角落的教室办公。
还有这么简陋的学校?柳絮风暗暗惊讶。
“姑娘,咱红星村地远人稀,路不好走。盘山路一遇到刮风下雨,就会有泥石块滚下山。种的水果、山货都运不出去。咱穷啊!青壮年都想办法出去闯,剩下老人、妇女和小孩。每年靠出去的人寄点钱回来贴补家用,混得稍微像样点的,干脆把老婆带出去了。”村支书边走边介绍。
“老伯,要致富,先修路。解决山坳的难题,要连接外界。无论道路、通讯、水电,都是系统工程,不知道您这边的乡政府、县政府有没有规划。这些问题解决了,山货销路自然打开,不出门一样能脱贫致富。”柳絮风建议着。
她想不到这番话启发了村支书,为红星村打开了致富的大门。
村支书和村民们在乡政府的扶持、爱心人士的捐建下,用了近一年的时间,铺了一条通向外界的山路,生活在浑然无觉中发生着改变。
“老伯,要不我和同事到教室里看看,帮点什么?”柳絮风望着孩子们贴在窗户上的脸,笑着说。
池晓松往返还得两个多小时,闲着也不是办法,到不如帮学校做点事。
“好啊!姑娘!咱跟校长说一声,听他安排!”村支书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。
福星高照!来了这么多好心人,还都是城里有学问的年轻人!怎能不让渴望摆脱贫困、寻求致富之路的老支书高兴呢?
柳絮风提着笔记本。电脑里除了文件,还有一些收藏的音乐,以及在国外读书的图片资料,正好让山坳的孩子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。
给学生讲解的同时,柳絮风不停地观察外面的天气。
天色黑下来了。
想到仍在盘山公路上疾驰的池晓松,柳絮风捏一把冷汗。
“轰隆隆!”一声巨雷,柳絮风身边年龄较小的孩子打个激灵。
柳絮风轻轻拍着孩子的肩头,心里也着实吓了一跳。
伴随着风雨雷电,雨越下越大,池晓松在路上耽搁的时间越长,她的不安越发浓烈。
给孩子们讲的故事被惶恐搅得七零八落,柳絮风示意Viola接着讲,自己走到教室门口,察看外面的雨势。
刚才还是瀑布一般的大雨好像被釜底抽薪,渐渐没了底气,雨势弱了下来。
柳絮风抬脚往门外走,被Viola叫住了:“这两天你身上不方便,千万不能淋雨!”
看着渐弱的雨势,柳絮风安慰Viola,其实是说服自己:“没关系,雨小了,很快就会停下来。”
她出了校门,顺着山坡,来到村路口。
村口依旧不见神行者的车影,柳絮风的心提到嗓子眼,堵得慌。
脑子里翻江倒海,能想到的情景飞速地滑过,她被自己的臆想吓出一身冷汗。
她后悔没有和池晓松一起转运捐赠物质。万一路上出现状况,彼此有照应,强过一个人束手无策,另一个人徒自担心。
她想给池晓松打电话,可这种恶劣的天气?她犹豫了,担心给池晓松造成更大的混乱。
原以为很快停下来的雨,依旧淅淅沥沥执着地飘洒。
柳絮风不知道站了多久,浑身已经湿透!快要支持不住的时候,头顶上的雨突然停了。抬头一看,Viola和杨阿姨、村支书撑着伞来到她身后。
“害你担心了!姑娘!”村支书满脸歉意。
“为了我的事,让小伙子受累,姑娘担心啦!阿姨对不起你们!”杨阿姨也是一脸歉疚。
“哪里!杨阿姨!这事谁都不怨!天有不测风云!”柳絮风莞尔一笑。
她能说什么呢?只要池晓松平安归来就好!
“姑娘,快到咱家换件干衣裳吧!莫淋病了!咱更过意不去!”村支书的眉头又拧起来了!
“没事!老伯!按时间推算,他们也该回来啦!我再等等!”柳絮风盯着路口。哪怕远处一丝光亮,都能燃起她心里的希望。
“姑娘,千万别嫌弃!你们今晚就在咱家休息!咱回去跟屋里说一声,让她收拾收拾!马上就来!”其实他早该想到,远道的客人来了半天,饭都没吃,还饿着肚子呢!
老支书懊恼自己,边走边嘀咕!
“柳姑娘,一定不会有事!我跟两个侄儿打电话问问,到哪里了!”杨阿姨想到两个志愿者,安慰柳絮风。
可是电话打过去,却是关机。杨阿姨偷眼瞟着眺望远方的柳絮风,心也提到嗓子眼。
柳絮风抬起手腕,椭圆的萧邦指向18:10,意味着池晓松在路上耽搁了三个多小时。
雨几乎停了,天色也暗了。
村支书带着村民,拿着电筒,来到柳絮风身边。他们准备出村看看。
“我也去!”柳絮风果断地说。
“姑娘,先回去换件干衣裳!会生病的!”杨阿姨关切地提醒。
“没事!老伯,咱们赶紧走吧!”柳絮风接过村民递过来的手电筒,踩着高低不平的碎石路,跌跌撞撞地向村外走去。
突然,一阵急促的喇叭声,在远处响起。
柳絮风循声望过去,一辆越野车开着近光灯,疾驰而来。
柳絮风双手合掌,呆呆地站在那里,一动都不动,凝视着渐行渐近的车影。
“回来啦!回来啦!”村民一阵欢呼!
池晓松跳下车,随手关上门,快速跑到柳絮风面前,神情紧张地看着她。
柳絮风的头发已经湿透,雨水顺着发丝流到脸颊。看到池晓松的瞬间,她长舒一口气,却说不出一句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