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明书屋 > 玄幻魔法 > 芥子星辰 > 第二十六章 油壁香车

第二十六章 油壁香车(1 / 1)

楚凡将铁尺在指间旋转数圈后,收入怀中。先去馄炖铺子把炉火熄灭,再返身走到李老儿铺子前,伸出手掌,道:

“李老爹,承蒙老人家照顾李素母女。无以回报,这锭金子请收下……”

李老儿赶快推辞,连称使不得。

楚凡却不由分说,把金子往他桌上一搁,笑道:

“老爹不收,就是看不起我楚某人了……其实,金子里有一半是李素的铺子租金,你不收可不行。从今天起馄炖铺子歇业,她就要跟我走了。嗯,那个,也不是跟我走。那个……是到我大哥石猛石大捕头家帮厨。今后倘若从云梦来了李素的亲戚,你就告诉从判官庙右拐,去往乌衣巷最后一家寻找。不对,最后一家是我妹妹楚灵的,倒数第二家才是……”

楚凡越讲,越感觉自己解释不清,干脆撂下金锞子转身就走。

李老儿伸手欲唤,又停下了。

旁边人直勾勾望着那锭金子,羡慕不已。

有妇人小声咕哝:“我饭菜做得也好……只要楚公子肯让我去,情愿不要钱……”

噗嗤,旁边有人调笑道:

“妇人三十豆腐渣,你就照照镜子省省吧。人家李素才二十,生得那般好颜色,又知书达理,识文断字……”

有人接话道:

“俺家闺女才十五,做得一手好女红,模样也俊俏。今日回去,就叫她下厨,读书……”

哈哈哈,大伙全笑起来。

一位老者咳嗽两声,道:

“休要胡言乱语,事情不是你们想的那样。方才小老儿在菜市,亲口听楚白役讲,李素的父亲云梦祭酒是他的授业恩师,想帮衬一二……”

这话一出,底下顿时乱成一锅粥。

“我说他俩只见了几面,怎就眉来眼去,原来早有宿缘的呀……”

“说不定当年墙头马上,郎情妾意,被棒打鸳鸯……”

“既然认识,为何早先装作不认识?干嘛不直接把人接走?”

“哎呀,你动一动猪脑子……在云梦时李素是千金小姐,足不出户。若无媒妁之言,一个父亲的门下弟子,读书之人,怎生认识?定是楚公子仰慕日久,到了阳武后这几天里才知道她落难……你说直接把人接走,无名无份的,岂不是成了山贼抢亲?须要等安顿下来后,再慢慢计议……”

……

虽然议论声音压得极低,却悉数飘进某人耳朵。

刚刚大杀四方,威风凛凛的楚神棍一个趔趄,差点摔倒。

大部分围观者跟随捕快去菜市场看热闹,还有小半却留下来等着李素与楚凡碰面。八卦之火熊熊燃烧,总感觉事情没完。

这时,通往城里的道路口涌出一大群提篓挎篮妇人。但最前面却是六个年轻周正的白役,开路,压阵,指挥着十几个挑夫。

那些挑夫到了馄炖铺子前,二话不说先搬开楚凡搁在街心的桌子板凳,然后殷勤扫地,用黄土仔细掩盖住血迹。

六个白役吆喝着把满大街乱窜的狗赶跑,那些迟到的买菜妇人也不着急赶往菜市了,立在各家店铺的屋檐下呆呆地看。

围观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无不啧啧称奇。

不到一盏茶工夫,馄炖铺子前的街道被弄得清清爽爽,干干净净。

挑夫们分成两组,一组顺着来时路继续清扫,另外一组则跟在后面撒土铺路。两组人忙得不亦乐乎,一直延伸到判官庙的拐弯处。

这时候从拐弯处又过来四名提桶者,一边走一边舀水泼洒。

黄土铺路,清水净街!

乖乖,不得了!

这不是寻常人出行的节奏。

连郡守大人、县令老爷都不敢享受这等尊荣,难道是厉侯驾临?

三年前厉侯来阳武,县城里提前半天以黄土铺路,清水净街。旌旗依仗铺天盖地,排场之大,令小小县城的乡巴佬瞠目结舌,到如今还津津乐道。

这又是什么人要来了?

来到一个污七八糟的坊市干嘛?

难道摆出偌大排场,就为买一棵小白菜?

六名白役开始维护秩序,弹压推搡者。人们挤成一堆,像鹅一样伸长了颈子,踮起了脚尖眺望。

来了,来了……眼尖的好事者开始胡乱叫嚷。

只见两头油光乌黑的水牛,拉着一辆偏幔大车从判官庙那边路口缓缓拐过来。

嘘……围观者大失所望。

看来不是什么贵人。

没有前驱依仗,车子样式也太普通,连城外大乡绅都要比这奢华。

最靠近路口那一端的人群叽叽喳喳议论起来。

“莫不是小老儿眼花了……赶车的好像是云升车马行伙计……”

“可不是嘛,这车指定是租的。平日里也就往乡下送送客,走不了太远路途,我还坐过。”

“送客咋不走官道?反绕来坊市了。”

“穿过坊市抵达城墙根下,再转向北门,也可以出城……不过,这不是绕远了吗?道路也拥挤得很。”

“此事必有蹊跷……”

那牛车的前面有青布帷幕,上面有卷席蓬顶,后面却是敞开的。

随着两头牛不紧不慢前行,车后的围观者又议论起来。

“快看,车里面抱琵琶的美貌女子,可不就是兰桂乐坊的杜秋娘?听闻她原来红极青云郡城,一曲清歌动厉侯,舞罢曾教善才服。可惜过了花信,年长色衰才辗转到咱们阳武。那也是兰桂乐坊头牌,没几十两银子是请不出场的。”

“啧啧,你认得她?”

“我当然认得她,只是她不认得我。”

“车里面还坐着好些乐工,筝、琴、笙、箫件件俱全,看样子是要去乡下给某家老太爷祝寿。”

“不对,不对。哪家老太爷能让白役开道,黄土铺路,清水净街?再说,只是一个乐坊班子路过而已,整出偌大排场岂不是抛媚眼给瞎子看,有必要吗?”

“言之有理,此事必有蹊跷……”

牛车行驶过馄炖铺子两丈远后停下。

众人拿稳乐器,并不下车。

杜秋娘的纤纤玉指往琵琶上一拂。

铮铮铮的清音发出,仿佛明月朗照,大江波光粼粼,江畔陆洲鲜花盛开。

随后筝、琴之音加入,欢快活泼,却不喧宾夺主,如青衣珠翠,不远不近跟随着佳人在林间月下徘徊……

碰铃清脆的叮当声隔许久响起一二下,继而笙鸣,悠远的洞箫如轻风掠过云天深处。

仿佛镜面似的江水托着一叶小舟,童子欢喜雀跃,书生却寂寥地独立船首,遥望佳人芳踪杳杳,心驰神移。叹息了一阵后,又去看那白云、江月、花林……

坊市这边的动静闹得太大,时间又久,引来了不少人看热闹。

人群中夹杂了几位士子模样的,其中一个貌似精通音律者突然惊叹:

“这,这是《春江花月夜》,才从唐国流传出来……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哪得几回闻。”

言毕闭上眼睛,踏着曲子节拍摇头晃脑吟哦:

“……江流宛转绕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。空里流霜不觉飞,汀上白沙看不见。江天一色无纤尘。皎皎空中孤月轮。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。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。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……”

边上的人都是一些贩夫走卒,平日里顶多锣鼓喧天,哪里听过这样清雅的曲调?一个个静立不动,如痴如醉。

哒哒哒……

两匹雪白大马拉着一辆油壁小车行了过来。

赶车的大汉豹眼虬髯,皂衣革带悬腰刀,目不斜视。

两旁惊呼声此起彼伏。

快看,这不是石猛石大捕头吗,怎么亲自赶车马?

那辆车颇为小巧,前后皆用锦缎帷幕垂下。车壁雕饰精美,发出润泽光芒,隐隐有香气散发出来。

竟是一辆油壁香车。

然而,最先吸引人之处不是马车,也不是驾车的石猛,而是行走在车前车后的四名妙龄少女。她四人服饰华丽,左臂挎着一个花篮,右手将花瓣漫天抛洒。

鲜花铺路?

乖乖,乖乖……不得了!

围观者们像木偶一样看傻了眼。

入秋后百花凋零,盛开的只有菊花、桂花、月季、海棠寥寥几种。花市里的花很贵,一朵恐怕就要一文钱。

这抛洒的,不是花瓣,是赤裸裸的银子。

抛银子也不稀奇。

关键是这时代的人只听说过天女散花神话,根本没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这么浪漫的调调。

油壁香车在馄炖铺子前停下。

两名白役抬着一卷红绸的两端,将它从车后铺到了铺子里。

乖乖,乖乖,乖乖……不得了!

先黄土铺地,清水净街。然后一曲《春江花月夜》动人心弦,接着又是天女散花,红绸垫足……一波接一波的强烈刺激令人如堕梦幻,喘不过气。

到了这个时候,连傻瓜都知道油壁香车是来接李素母女的。

石猛娘子从车里走出,拎着一个小包袱进了铺子。

众人还以为换衣梳妆什么的要等好久,却不知仅仅过了半盏茶工夫,石猛娘子就陪伴一位牵孩子的女子出现在铺子门口。

然而,她自己却恭敬地拖后了半个身位。哪里像一个接厨娘的主子,分明是一个前来陪侍的妇婢。

那孩子粉雕玉琢,犹如瓷娃娃一般。

那女子云鬓高耸,环佩叮当,面如春花,艳光四射。

这,这,这……还是那个忍气吞声卖馄炖,低眉顺眼陪小心的李素,和她那个拖油瓶盈盈小姑娘吗?

众人被震撼得脑袋瓜麻木了,还没有回过神,真正令他们永生不忘,影响了这片大地千百年的奇迹出现了。

就在李素的脚踏上红绸时,琵琶、琴、箫、筝……一起奏响,节奏明快,曲调祥和。

正午猛烈的阳光骤然黯淡,空气中芬芳扑鼻。

众人抬起头,只见漫天花雨。

花瓣纷纷扬扬,打着旋儿,雪花一般飘落,似要遮盖住人世间所有污秽。

亦真亦幻,唯美绝伦。

在这般神迹面前,连心灵都似乎被净化,集体静默。

丽人驻足,仰面,晶莹的泪珠沁出了眼角。

至此,今天这场以铁血暴烈开局,以华丽柔情收官的宏大戏剧,徐徐落下帷幕。

而此刻,男主角兼总导演楚大神棍正躲在馄炖铺子后,汗水摔八瓣,卖力地把一个个装满花瓣的纸包掷入数百米高空。

音乐声遮盖了尖锐的破空声,飘扬的花瓣搅散掩饰了空气中白色湍流轨迹。

天衣无缝,堪称完美!

……

油壁香车远去了。

男人们目瞪口呆,女人们哭得稀里哗啦。

有人感慨道:“这哪里是接厨娘呀,分明是接新娘!”

一语成谶。

以后的新娘子出嫁,渐渐形成了掷花风俗。

倘若冬日无花,便把红纸彩带剪成了一捧捧碎片投掷新人,也仿佛掷花,图一个吉祥喜庆。

只是,再也没有谁能够像李素那样。油壁香车前,天空真正降落下鲜花。

最新小说: 神瞳医圣林奇江若晴 赵轻丹慕容霁 两禽相悦 史上最狂老祖林天天冰 许若晴厉霆晟 天医圣手 一女二三男事【完结】 凌依然易瑾离 元始不灭诀 药鼎仙途